|
五常市大米協會動態2021年度第1期五常市大米協會動態2021年第1期(總第1期)五常市大米協會 2021年5月18日 風吹稻鄉綠 履疾不負田 —— 市場調研報告之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力推進稻米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部署,依照市政府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度《政府工作報告》關于三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發展方向,結合五常市大米協會常年工作安排,針對2021年一季度市場銷售低迷,企業訂單減少,水稻銷售不暢的現狀,本著為產業負責為企業服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原則,五常市大米協會于3月15日至3月27日由常偉會長帶隊一行四人對全國部分區域大米市場經營情況開展調研。 本次調研涵蓋了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天津、山西、陜西、內蒙古等9個省市自治區的25個城市。采用市場考察、消費者調查、邀請經銷商座談等多種方式,對當前五常大米在全國糧食市場上的銷售總量及增量、產品質量和聲譽、品牌保護和利用、未來發展及服務需求等諸多內容進行了全方位了解,掌握了重要的市場信息和第一手材料;并比較既往五常大米在全國糧食市場上的經營情況,對數據和信息進行認真分析總結,得出了初步意見。本次調研過程中,得到了所到城市經銷商及生產企業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下面,把調研結果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品牌價值進一步彰顯、市場認可度極大提升。由于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了對五常大米生產的規范和引導、在全國重要城市對五常大米銷售進行強力推介、相關職能和執法部門多次配合五常市大米協會在全國開展打擊假冒偽劣五常大米行動,使得五常大米品牌價值劍指億,大米市場空前凈化,全國范圍內從經營渠道到消費者均給予五常大米高度評價和較高期待。從經營者角度看:五常大米品質優異、市場上受歡迎程度高,適應現代人們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需要,在追求高質量經濟發展的當下,高品質的五常大米無疑是人們購物需求的主角;同時五常大米生產和經營的規范管理、五常市大米協會對從業者的有求必應周到服務,都使得經營者對經營五常大米有信心、有期盼。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五常大米口感軟糯香甜,符合現代人高品質生活的追求;五常大米的規范標志也使得購物者在購買過程中,更易于得到品質保障,絕大部分消費者表達了對五常大米有更深入了解的濃厚興趣。石家莊市場上受訪的幾位消費者表示要到五常去看看,看看這么好吃的大米生長的地方是不是會很美。 二、標志使用規范準確、包裝設計特色凸顯。調研所到市場上的五常大米產品包裝都能夠嚴格標準規范使用五常大米標識。一方面滿足了消費者對五常大米規范管理要求,也最大化回應了人們對五常大米生產標準化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完善了五常大米在全國市場進一步推廣的先決條件。市場上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所有五常大米的外包裝均表現出標準、正規、品質上乘的外觀印象。幾乎可以輕易地從大米包裝外觀上判斷出一個商鋪中哪些是五常大米,可見,五常大米生產企業已經給予五常大米一個名副其實的外觀,在市場上獨樹一幟、分外搶眼。這其中規范使用五常大米標志是包裝上最靚麗的風景線。
四、品牌認可度持續提高,品牌市場占有率穩中有升。一方面是消費者對五常大米的認同和需求,另一方面是五常市委、市政府及其各部門,五常市大米協會為五常大米服務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與此同時,大量五常自媒體人員對家鄉五常進行的廣泛宣傳,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分析西安糧食市場經營狀態:市場內經營主糧的商戶中擁有五常大米品牌53個,而沒有經營五常大米品牌的主糧經營商戶僅有三家,五常大米在市場商戶中品牌占有率居然高達94%。這種現象在其他市場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五、銷售方式多元覆蓋、銷售觸角進一步延伸。五常大米市場銷售渠道已經遠遠不止原有的農貿市場,本次調研中發現,雖然五常大米銷售總量依然以農貿市場為主,但社區終端的糧店、遍布大街的超市均有五常大米在售;在一些重要街區不時出現五常大米直營店、專營店的招牌?梢钥闯,五常大米生產企業和終端銷售正在進一步迎合人們的購物習慣,滿足人們需求,讓五常大米銷售更為人性化。 六、銷售主體悄然變化、三家分晉格局初步顯現。市場調研中發現,大米生產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一家獨大的格局正在悄悄的發生著重大的變化。市場上的五常大米產品既有大米企業生產的,也有合作社提供的,更有貼牌合作的。不同形式生產的五常大米,在市場上形成了競爭的格局,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七、假冒偽劣現象基本銷聲匿跡。本次調研中發現,市場上公開銷售的五常大米,都是正規企業、合作社、貼牌包裝企業、合規分裝企業生產的,標志清晰、售后明確;一級批發市場上基本上沒有假冒偽劣產品在售。下游市場中,如山東的德州、石家莊所屬的晉城等市場偶有需要進一步甄別的五常大米,F象明確標示,只要是正規企業的五常大米所到之處,假冒偽劣大米無處遁形;而恰恰是真正的五常大米觸角尚未到達的下游終端,部分銷售產品的真假有待進一步考究。 (二)簡要分析 調研中看到,市委、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為五常稻米產業的謀篇布局在大米市場上得到了積極的回應;稻米產業從業人員披荊斬棘、艱苦付出,得到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高度認同;五常市大米協會在相關職能和執法部門的協助下進行的五常大米打假和市場凈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做大做強一個產業、富裕富庶一方人民,已經不僅僅是五常市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也通過五常大米這塊金字牌,得到了市場的尊重和認可。整體看,五常大米市場運行順暢、銷量穩中有升、標志使用規范、保護利用有效、品牌價值彰顯。同時,透過市場反饋的信息我們也看到,五常大米品牌保護開發和使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依然需要進一步引導、規范、加強和改善。 一、是要倍加珍惜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全體從業者共同努力打拼,來之不易的現有成果。進一步加強和保護五常大米的品牌聲譽,加強管理和自覺抵制不規范使用五常大米品牌的行為。在生產和銷售過程中,自覺保護五常大米品牌的真實性、五常大米品種的純粹性,逐步提升五常大米的品牌價值,保護五常大米品牌實現永續利用。 二、是進一步規范對五常及五常大米的宣傳口徑。大米生產企業、銷售從業人員在經營的過程中,都在各盡所能宣傳五常、宣傳家鄉、宣傳五常大米;但由于大家的認知各不相同、宣傳口徑出入很大。建議全體從業人員在保留各自見解的基礎上,保持五常大米應有的元素,在對五常大米有更深刻了解的同時,把真實的五常、美好的五常,真實的五常大米、美味的五常大米介紹給全國消費者。 三、是要握指成拳、形成合力。目前市場上在售的五常大米品牌有幾百個,本次調研涉及到的品牌就有102個;在市場允許的規則下,銷售策略五花八門、銷售手段花樣翻新,價格戰和自相殘殺的現象偶有發生。雖然降價銷售、低價促銷等商業手段簡單有效,但對五常大米整體來說無疑是沒能殺敵一千,卻又自損八百;所以引導企業從外阜價格戰轉為回到生產端研究供給側改革、提高產品品質才是保護五常大米的銷售和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四、是從市場端到生產端的反饋機制還沒有全面形成。五常大米擁有今天的高光時刻,既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正確領導、也有各職能部門通力合作悉心呵護、有企業披荊斬棘不懼艱辛、更有稻農揮汗勞作辛苦付出,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但市場是發展的,需求是變化的,“稻可道、非常道”,我們不能墨守成規、必須不斷適應變化著的市場需求,需要通過經銷商了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把這些寶貴意見集中整理,分析提煉,指導稻米加工和農業種植、品種研發等生產實踐,也可以反饋給相關部門,用以指導五常稻米產業發展和整體布局。 五、是五常大米產品深加工亟待破題。市場上大米制成品已經形成系列,從銷量到受歡迎程度大家有目共睹,但作為國內大米佼佼者的五常大米,下游系列產品在市場上鳳毛麟角,絕大部分企業還是在精制米、精包裝的道路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除有限幾個大米制成品外,五常大米精深加工急需零的突破。五常大米的金字招牌屬于五常大米,更應該屬于未來以五常大米為原材料的諸多制成品,應充分發揮五常大米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尤其是依托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帶來的的空前利好,推動五常大米產業鏈條進一步拉長,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品牌產品市場覆蓋率,推動品牌良性互補,實現五常稻米產業高質量經濟發展。 (三)下步工作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安排和部署,精準發力、精確布局、精密安排、傾力工作、努力作為,以凈化五常大米市場為全年中心工作,不懼勞苦,不畏艱險,為保護和規范五常大米品牌標志使用獻計出力。做好市委、市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與稻米生產企業之間的溝通和銜接,做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門政策貫徹的服務者、做企業生產實踐過程中諸多問題的解決者、做五常大米品牌的凈化和保護者。 二、是加大對域內稻米生產企業和域外銷售市場的調研力度。傾聽市場從業者和企業家的心聲,掌握第一手材料和信息,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依據;認真分析和研判產業發展和市場走向,以務實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三、加強區域間合作。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與相關各地協會組織密切聯絡、通力合作,努力為稻米從業者尋找商機、尋找出路,為五常大米從業者和加工企業在域外經營活動中遇到困難時尋求解決問題的便捷機制。 四、是強學習。既要學習專業產業知識,還要努力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指導未來稻米產業發展科學實踐。實時提供農業種植技術信息,農時節點服務,也努力為稻米產業發展和五常大米產業鏈條延伸拉長尋找最佳的解決辦法。 五、是做好輿論宣傳。依托大米協會對外聯系廣泛的優勢,集中宣傳五常稻米產業、稻米文化,以宣傳家鄉、宣傳五常稻米產業為己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宣傳口徑形成電子宣傳手冊,為稻米產業從業者提供對外宣傳素材。 六、是加強隊伍建設。五常大米是五常的寶貴資源,五常大米產業從業者更是五常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團結全體從業人員形成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合力共同為五常的經濟建設發展出力是大米協會的職責所在。加強從業人員的隊伍建設,通過他們在全國糧食市場上的風貌展示,也將是五常的另一塊金字招牌。 七、是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加強服務理念,增加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為稻米產業從業者服務,為稻米生產和經營者服務,用全方位服務、兜底服務、保障服務,努力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推進稻米產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 呈送:尹承云書記、楊 健市長、付小彥主任、張相和主席; 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稻米產業辦、市農業局。 報送:五常市大米協會全體會員(電子版) 簽發:常 偉 |